[ 索引号 ] | 11500000MB1315207D/2021-00610 | [ 发文字号 ] | 渝城管局议函〔2021〕130号 |
[ 主题分类 ] | 城乡建设(城乡管理) | [ 体裁分类 ] | 政协提案办理 |
[ 发布机构 ] | 云顶集团 | ||
[ 成文日期 ] | [ 发布日期 ] | 2021-07-29 |
关于市政协五届四次会议第0411号提案的复函
B
同意公开
云顶集团文件
渝城管局议函〔2021〕130号
云顶集团
关于市政协五届四次会议第0411号
提案的复函
唐伯明委员:
您建议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主城都市区中心城区停车管理工作的意见建议》(第0411号)收悉。经与市发展改革委、市公安局、市住房城乡建委、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共同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中心城区停车管理基本情况
随着我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市民生活水平提高,汽车消费进入普通百姓家庭,汽车保有量急剧增长。由于中心城区特殊的山地城市地形地貌,江河纵横,山体分隔,城市土地资源的局限导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停车供需矛盾突出,停车难问题日益严峻。截至2021年2月,中心城区机动车保有量212.65万辆,较去年同期增长21.12万辆,增长11.03%,与上一年度增幅(11.4%)基本持平;中心城区备案登记及对外公示停车场(点)共6029个,停车泊位203.29万个,较去年同期增加泊位24.6万个,增长13.7%,略高于机动车保有量增幅;静态停车泊位缺口约9.4万个,以国际通用的1台机动车配比1.2个车位比例测算动态停车泊位缺口约51.8万个,较去年同期15万个静态泊位缺口、53.7万个动态泊位缺口有所减少。受停车泊位供给长期低于机动车保有量的客观限制,停车难现象在我市中心城区普遍存在,特别是在老旧小区、医院、学校、大型商(市)场尤为明显,已成为我市城市发展中亟待解决的公众热点问题。您的提案对改善目前我市停车难现状、加强和改进停车管理工作具有积极意义,同我们正在拟定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心城区停车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基本思路高度一致,我局表示赞同,并将积极支持提案落实、落地。
二、工作思路和重点任务
为进一步加强中心城区停车管理,缓解停车难矛盾,按照市政府中心城区缓堵保畅专题会议和中心城区停车管理政策研究专题会议精神,我局根据公安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停车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公交管〔2019〕345)及中心城区交通缓堵三年行动计划工作部署,对中心城区停车管理工作现状和国内停车管理先进城市广泛调研,在书面征求市发展改革委、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市住房城乡建委、市公安局等多个部门意见并组织召开专题论证会的基础上,基本形成《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心城区停车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代拟稿)》,明确今后一段时期中心城区停车管理在健全停车管理体制机制、优化停车供给结构、运用多种手段调控停车需求、提升停车管理智能化水平、破解重点区域停车难题、加强停车管理执法保障共六个方面22项具体工作内容:
(一)健全停车管理体制机制。建立停车管理统筹协调机制,明确牵头部门、责任部门具体职能职责;进一步完善停车设施等级标准及备案管理制度,明确对未按规定时限办理备案、提供虚假备案材料、未备案开放经营停车设施等行为实施处罚;推动路内停车统一、规范管理。
(二)优化停车供给结构。将中心城区划分为停车重点管理区、停车一般管理区,实施停车设施差别化供给策略;实施停车设施专项规划,制定实施计划,明确停车设施布局和规模、建设时序和对策;合理制定停车配建标准,细化建筑物停车配建指标;加强配建停车设施建设管理,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我市停车泊位配建标准,对新建、改建、扩建公共建筑、居住小区的停车设施配建数量及出入口设计进行审查;加大公共停车设施用地、资金、政策支持保障力度,积极推动停车楼、地下停车库、机械式立体停车库等集约化停车设施建设;严格控制路内停车泊位,将路内停车位数量控制在停车位供给总量的5%以内;推动停车设施有偿错时共享,通过多种方式调动停车设施供给方参与共享停车的积极性。
(三)运用多种手段调控停车需求。实施差异化停车收费政策,充分发挥价格杠杆的调控作用,扩大停车费市场调节价适用范围;严格控制临时停车泊位使用时段时长,有条件、低限度满足临时停车需求;鼓励停车换乘公共交通出行方式,引导汽车驾乘者换乘公共交通进入城市中心区。
(四)提升停车管理智能化水平。建立停车设施基础信息数据库,持续更新信息数据并对外开放应用;定期开展停车资源普查,建立需求模型;设立智慧停车管理共享平台,构建行政监管、车场管理、公众服务三大子平台,实现政府、企业、公众“三位一体”的综合服务功能;制定停车场信息联网技术标准及智能化停车场技术标准,提升停车场智能化应用覆盖率。
(五)破解重点区域停车难题。综合治理老旧小区停车难题,挖潜居住区闲置空间资源,定期排查清理长期占用停车泊位的“僵尸车”,优化居住区内部及周边交通组织,设置夜间限时停车泊位;优化医院内外部停车及周边交通组织,优先考虑就诊停车需求;鼓励学校设置临时停靠通道、临停泊位、即停即走泊位,倡导实施错时上学和弹性放学,分散接送学生车辆停靠;结合大型商场、市场停车经营特点分区设置临停区、卸货区、限时停车区、出租车待客区等区域,推行进出口独立设置、车流单向通行等缓解措施。
(六)加强停车管理执法保障。依据道路交通拥堵状况,设立停车严管区、示范路,严肃查处违法停车行为,扩大示范带动效应;实施联动执法,明确执法程序、统一执法标准、加强信息互通,逐步实现违法停车执法全覆盖;结合“门前三包”责任制管理办法实施,调动社会力量共同维护停车秩序。
三、目前开展的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科学规划布局公共停车设施、积极保障停车用地供应。规划自然资源部门组织编制了《主城区停车专项规划》,规划公共停车场共1329处,可提供公共停车位约31.8万个,随后又启动了规划修编工作,新增公共停车场178处,预计新增公共停车位约4.3万个,已于今年1月报市政府批复同意。同时,积极出台相关政策,保障公共停车用地供应,对于利用老旧城区的公园绿地、防护绿地等地下空间建设公共停车场的,其用地纳入年度供地计划并优先保障。
(二)大力推动公共停车场投资建设。住房城乡建设部门高度重视停车难矛盾,自2014年以来,先后出台一系列加强中心城区公共停车场建设管理的政策措施,根据城市开发建设进度和停车需求紧迫性,将中心城区划分为三类区域,分类指导、分步推进公共停车场建设,实行差别化的停车供给政策。依据《主城区停车专项规划》,逐年落实中心城区公共停车场建设计划,2015-2020年纳入建设计划的公共停车场项目300个、停车泊位约9.8万个,持续增加公共停车设施供给。
(三)深化停车收费价格机制改革。发展改革部门按照国家和我市“放管服”有关工作条件及《重庆市城市提升行动计划》工作部署,启动了修订《重庆市公共停车服务收费管理办法》(渝府办发〔2014〕55号)及调整中心城区机动车路内停放服务收费标准有关工作,在机动车停放服务收费的价格管理形式、管理事权、管理方式以及相关的减免政策等方面拟作出调整和修改,重新起草形成了《重庆市机动车停放服务收费管理办法》,目前拟报市司法局进行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并公开征求社会意见。今年2月,第五届市人民政府第129次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同意调整中心城区机动车路内停放服务收费标准的方案,待方案修改完善后,将按程序报批实施。
(四)规范开展动态路内停车位设置。公安部门会同城市管理部门,在未建停车库或小区停车泊位不足的部分老旧小区、特定时段停车需求集中的商圈景区、上放学时段有刚性临时停车需求的学校等错峰停车需求突出区域,因地制宜、一路一策、一位一研,在充分研究论证基础上,综合地理环境、交通流量、泊位周转等因素,设置动态路内停车位305处(即 “潮汐停车位”),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部分停车矛盾特别突出的区域停车难矛盾。
(五)持续推进违法停车整治。公安部门常态化开展违法停车整治,加大对商圈、餐饮聚集区域违法停车严管严治力度。与消防、城市管理等部门建立联合执法工作机制,有效形成合力,针对影响道路通行、占用消防通道、停双排车等突出违法行为开展联合整治,通过现场执法和视频纠违相结合,及时发现并纠正违法停车行为,对严重影响交通秩序的违停车辆依法强制拖移。同时,印发《中心城区交通堵乱节点及路段治理工作实施方案》(渝公警令〔2020〕179号),以中心城区62处堵乱点为重点,明确商圈、网红景点、公交枢纽、主次干道等181条易堵重要道路为“禁停”严管路,组织开展中心城区违法停车执法整治。2020年以来,共查处违法停车429.12万起,依法查扣和拖移车辆630余辆,清理路内“僵尸车”636辆。
(六)加快停车场管理智能化应用。城市管理部门积极支持、鼓励各类停车场结合自身条件,科学合理选择智慧停车技术方案,不断提高停车场智能化水平。目前中心城区95%以上的公共停车场已部署电子计收费系统;近90%的公共停车场实现了非现金收费;近万个路内停车泊位已完成智能化升级改造。同时,将结合“智慧市政设施”项目实施,进一步深化公共停车管理服务功能,目前已基本具备数据汇聚、治理和融合应用能力。
(七)强化停车场日常巡检与监管执法。2020年来,城市管理部门通过日常巡查,对全市43个区县751个停车场点进行检查,发现整改停车设施规范设置问题1824起;开展城市公共停车场监管执法专项行动,检查公共停车场4660个,处罚城市公共停车违法行为6件,发出城市管理执法责令限期改正决定书1725件,送法上门与开展普法宣传教育近10万人次。
据统计,“十三五”期间,我市中心城区备案登记及对外公示停车位从2016年的105.5万个持续增长到2020年的201.9万个,停车位净增96.4万个,平均年增幅16.6%;中心城区机动车保有量从2016年的140.2万辆增长到2020年的209.1万辆,净增68.9万辆,平均年增幅10.6%。至此,中心城区停车位静态缺口从2016年的34.7万个下降到2020年的7.2万个,停车位刚性缺口减少,停车难矛盾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理解和支持!我们将根据您的提案不断做好停车管理工作,努力改善停车环境、促进我市停车管理工作和谐、有序、健康发展。接下来,我们还将继续加强同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在停车管理政策、机制体制、规范标准等方面开展合作研究,在此期盼委员充分发挥学术特长,对我们的工作给予指导帮助!
此复函已经谢礼国局长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回执上寄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云顶集团
2021年5月7日
联 系 人:江 丰
联系电话:67886025
邮政编码:401121